三藏夸贊不盡,道:“太保真山神也!”伯欽道:“有何本事,敢勞過獎?這個是長老的洪福。去來!赶早儿剝了皮,煮些肉,管待你也。”他一只手執 著叉,一只手拖著虎,在前引路。三藏牽著馬,隨后而行,迤逶行過山坡,忽見一座山庄。那門前真個是:參天古樹,漫路荒藤。万壑風塵冷,千崖气象奇。一徑野 花香襲体,數竿幽竹綠依依。草門樓,篱笆院,堪描堪畫;石板橋,白土壁,真樂真稀。秋容蕭索,爽气孤高。道旁黃葉落,岭上白云飄。疏林內山禽聒聒,庄門外 細犬嘹嘹。伯欽到了門首,將死虎擲下,叫:“小的們何在?”只見走出三四個家僮,都是怪形惡相之類,上前拖拖拉拉,把只虎扛將進去。伯欽吩咐教:“赶早剝 了皮,安排將來待客。”复回頭迎接三藏進內。彼此相見,三藏又拜謝伯欽厚恩怜憫救命,伯欽道:“同鄉之人,何勞致謝。”坐定茶罷,有一老嫗,領著一個媳 婦,對三藏進禮。伯欽道:“此是家母、山妻。”三藏道:“請令堂上坐,貧僧奉拜。”老嫗道:“長老遠客,各請自珍,不勞拜罷。”伯欽道:“母親呵,他是唐 王駕下差往西天見佛求經者。适間在岭頭上遇著孩儿,孩儿念一國之人,請他來家歇馬,明日送他上路。”老嫗聞言,十分歡喜道:“好!好!好!就是請他,不得 這般,恰好明日你父親周忌,就浼長老做些好事,念卷經文,到后日送他去罷。”這劉伯欽,雖是一個殺虎手,鎮山的太保,他卻有些孝順之心,聞得母言,就要安 排香紙,留住三藏。
說話間,不覺的天色將晚。小的們排開桌凳,拿几盤爛熟虎肉,熱騰騰的放在上面。伯欽請三藏權用,再另辦飯。三藏合掌當胸道:“善哉!貧僧不瞞太 保說,自出娘胎,就做和尚,更不曉得吃葷。”伯欽聞得此說,沉吟了半晌道:“長老,寒家歷代以來,不曉得吃素。就是有些竹筍,采些木耳,尋些干菜,做些豆 腐,也都是獐鹿虎豹的油煎,卻無甚素處。有兩眼鍋灶,也都是油膩透了,這等奈何?反是我請長老的不是。”三藏道:“太保不必多心,請自受用。我貧僧就是三 五日不吃飯,也可忍餓,只是不敢破了齋戒。”伯欽道:“倘或餓死,卻如之何?”三藏道:
“感得太保天恩,搭救出虎狼叢里,就是餓死,也強如喂虎。”伯欽的母親聞說,叫道:“孩儿不要与長老閒講,我自有素物,可以管待。”伯欽道: “素物何來?”母親道:“你莫管我,我自有素的。”叫媳婦將小鍋取下,著火燒了油膩,刷了又刷,洗了又洗,卻仍安在灶上。先燒半鍋滾水別用,卻又將些山地 榆葉子,著水煎作茶湯,然后將些黃粱粟米,煮起飯來,又把些干菜煮熟,盛了兩碗,拿出來舖在桌上。老母對著三藏道:“長老請齋,這是老身与儿婦,親自動手 整理的些极洁极淨的茶飯。”三藏下來謝了,方才上坐。那伯欽另設一處,舖排些沒鹽沒醬的老虎肉、香獐肉、蟒蛇肉、狐狸肉、兔肉,點剁鹿肉干巴,滿盤滿碗 的,陪著三藏吃齋。方坐下,心欲舉著,只見三藏合掌誦經,唬得個伯欽不敢動著,急起身立在旁邊。三藏念不數句,卻教“請齋”。伯欽道:“你是個念短頭經的 和尚?”三藏道:“此非是經,乃是一卷揭齋之咒。”伯欽道:“你們出家人,偏有許多計較,吃飯便也念誦念誦。”
吃了齋飯,收了盤碗,漸漸天晚,伯欽引著三藏出中宅,到后邊走走,穿過夾道,有一座草亭。推開門,入到里面,只見那四壁上挂几張強弓硬弩,插几 壺箭,過梁上搭兩塊血腥的虎皮,牆根頭插著許多槍刀叉棒,正中間設兩張坐器。伯欽請三藏坐坐。三藏見這般凶險腌髒,不敢久坐,遂出了草亭。又往后再行,是 一座大園子,卻看不盡那叢叢菊蕊堆黃,樹樹楓楊挂赤;又見呼的一聲,跑出十來只肥鹿,一大陣黃獐,見了人,呢呢痴痴,更不恐懼。三藏道:“這獐鹿想是太保 養家了的?”伯欽道:“似你那長安城中人家,有錢的集財寶,有庄的集聚稻糧,似我們這打獵的,只得聚養些野獸,備天陰耳。”他兩個說話閒行,不覺黃昏,复 轉前宅安歇。
次早,那合家老小都起來,就整素齋,管待長老,請開啟念經。這長老淨了手,同太保家堂前拈了香,拜了家堂。三藏方敲響木魚,先念了淨口業的真 言,又念了淨身心的神咒,然后開《度亡經》一卷。誦畢,伯欽又請寫荐亡疏一道,再開念《金剛經》、《觀音經》,一一朗音高誦。誦畢,吃了午齋,又念《法華 經》、《彌陀經》。各誦几卷,又念一卷《孔雀經》,及談苾篘洗業的故事,早又天晚。獻過了种种香火,化了眾神紙馬,燒了荐亡文疏,佛事已畢,又各安寢。
卻說那伯欽的父親之靈,超荐得脫沉淪,鬼魂儿早來到東家宅內,托一夢与合宅長幼道:“我在陰司里苦難難脫,日久不得超生。今幸得圣僧,念了經 卷,消了我的罪業,閻王差人送我上中華富地長者人家托生去了。你們可好生謝送長老,不要怠慢、不要怠慢。我去也。”這才是:万法庄嚴端有意,荐亡离苦出沉 淪。那合家儿夢醒,又早太陽東上,伯欽的娘子道:“太保,我今夜夢見公公來家,說他在陰司苦難難脫,日久不得超生。今幸得圣僧念了經卷,消了他的罪業,閻 王差人送他上中華富地長者人家托生去,教我們好生謝那長老,不得怠慢。他說罷,徑出門,徉徜去了。我們叫他不應,留他不住,醒來卻是一夢。”伯欽道:“我 也是那等一夢,与你一般。我們起去對母親說去。”他兩口子正欲去說,只見老母叫道:“伯欽孩儿,你來,我与你說話。”二人至前,老母坐在床上道:“儿呵, 我今夜得了個喜夢,夢見你父親來家,說多虧了長老超度,已消了罪業,上中華富地長者家去托生。”夫妻們俱呵呵大笑道:“我与媳婦皆有此夢,正來告稟,不期 母親呼喚,也是此夢。”遂叫一家大小起來,安排謝意,替他收拾馬匹,都至前拜謝道:“多謝長老超荐我亡父脫難超生,報答不盡!”三藏道:“貧僧有何能處, 敢勞致謝!”
伯欽把三口儿的夢話,對三藏陳訴一遍,三藏也喜。早供給了素齋,又具白銀一兩為謝。三藏分文不受。一家儿又懇懇拜央,三藏畢竟分文未受,但道: “是你肯發慈悲送我一程,足感至愛。”伯欽与母妻無奈,急做了些粗面燒餅干糧,叫伯欽遠送,三藏歡喜收納。太保領了母命,又喚兩三個家僮,各帶捕獵的器 械,同上大路,看不盡那山中野景,岭上風光。行經半日,只見對面處,有一座大山,真個是高接青霄,崔巍險峻。三藏不一時,到了邊前。那太保登此山如行平 地。正走到半山之中,伯欽回身,立于路下道:“長老,你自前進,我卻告回。”三藏聞言,滾鞍下馬道:“千万敢勞太保再送一程!”伯欽道:“長老不知,此山 喚做兩界山,東半邊屬我大唐所管,西半邊乃是韃靼的地界。那廂狼虎,不伏我降,我卻也不能過界,你自去罷。”三藏心惊,輪開手,牽衣執袂,滴淚難分。正在 那叮嚀拜別之際,只听得山腳下叫喊如雷道:“我師父來也!我師父來也!”唬得個三藏痴呆,伯欽打掙。畢竟不知是甚人叫喊,且听下回分解。
Читать дальш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