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望了,真是双手空空什么也抓不住只剩下绝望了!无边无际的黑暗,是父亲的裹尸布,也是一直过着幸福得有些乏味的生活的十六岁的我对人性阴暗面的第一次直面碰触。为什么撞了人就跑走呢?为什么不能发发善心送他到医院呢?那个撞我父亲的人没有时间吗?还是他就根本没有心?
终于有好心的过路人用当时还很罕见的手机替我们拨了110报警电话,同时他在我们的苦苦哀求下马上用自己的车送了父亲去就近的一家医院,留下助动车的残骸与一摊父亲的血迹在原地,我也留了下来等候警察的到来。而几分钟后,警车的刺耳鸣笛声就在不远处响起来了。
警察最后查不出什么来。不了了之。
直到父亲去世十年后。在他祭日的那天,我照例像过去的每一年那样去墓地献花,但在那一天我愕然地发现在父亲的墓碑前已有人放了一大束鲜花。我仔细地看了一看,在花束里藏了一张小纸条,上面是三个打印出来的字:“对不起!”
我后来拿着这张纸条重新去找警察。原先那个负责此案的张警官八九年前已调走了,而十年里也没有人再记得这起普通的车祸,就连查档案都已查不到,父亲的这起惨剧算已烟消云散了。可我不甘心,千方百计地找那个张警官,但没有结果。
凭这纸条上三个打印出来的字,似乎还不足以找到那个撞倒我父亲又逃跑的肇事司机。但在我看来,一个事实已无情地浮出水面:那司机知道我父亲,而且要么亲自来参加过我父亲的丧礼要么是从其他参加过丧礼的人那里打听到了我父亲的埋葬之地。
打印了三个字在纸条上而不是用手写上去,显然是不想因字迹而暴露自己。
也许是我父亲学校里学生的某个有车的家长。因为父亲出事的地点离学校不远,而从时间上看正是父亲结束了夜间的补课骑了新买的助动车往家里赶的时候。也许 就是某个家长开了车来学校接孩子抑或是从学校接了孩子回家的路上撞了我父亲。应该是不小心撞上的吧。但是,他弃我受伤的父亲而不顾任他在路边把血流光而死 却是我永远不能原谅的。
“真的是永远不能原谅吗?”哲当时问过我。几乎是在发现这张墓地神秘纸条的同时,我认识了哲,随后迅速地与他陷入热恋。在那同一年,我的服饰店也刚刚开张。现在回想起来,我父亲去世的第十周年,也就是三年前,在我生活中一下子发生几件至今仍在深刻影响我的大事。
哲对我的爱缓解了我心中一部分的恨。那种爱是多么地甜美,我不得不为之吸引并将自己置身于爱所产生的光明里去。
哲又经常说:不要往后看,因为那些都已成为了过去的事实你无法再改变什么,就算你真的去学校把十多年前那几千个学生的名字一一拿到,然后挨个地查那一年 谁家有车,然后再一层层查下去,最后又能查到什么?你还是少了几样最关键的证据。人证与物证,你一样都没有啊。再说,与其花这样的时间与精力去复仇,不如 就地放下心中的怨恨,原谅那个人吧。
我不置予评。但那张写着“对不起”三个字的神秘纸条,被我就此放进家里的保险箱里,一直小心保存到现在。
与哲住在一起的几年里我都沐浴在幸福的爱情里。但有时深夜梦回或独自一人时,我还是会忍不住想起这件事。那个写纸条的人到底是谁?到底是谁对我父亲的死负有责任?-没有人告诉我。
– 不去想了!我深深吸了口气,强迫自己从十多年前的那个难忘的夜晚回到现实中来。
过去的都已经过去了,你无能为力。原以为时间可以冲淡一切、受伤的心也能完全地康复…结果呢,时间是冲淡了一些阴影,心也比以前坚强了一些,但这些来得总还及不上你所希望的那样快与完美吧。
看过一本美国人写的励志书,说对这些灰色的陈年记忆不能逃避,越逃它就越追着你,你要直面它,甚至与它和平共处,原谅它,然后放下它,-那样才是治愈自己的根本之道。
我摇摇头,让脑袋里自由飘浮的思绪平静下来。露风禅好像明白我在想什么,伸头过来舔我的手,这让我换上了轻松一些的表情。有时光看着它颈上戴着塑料头套 的别扭样子,我就觉出一点恶作剧似的愉快。多亏了它的陪伴,旅途上的我才保持了基本平稳的心绪。我喜欢看它,可以久久地凝视着它而丝毫不厌倦。它的眼睛真 的会说话,事实上是它的整个脸都会说话,有时老气横秋像个老头,有时则天真烂漫如孩童。它对我摇尾舔手舔到口水在手背上淌成一条小河流,它时时警觉地眼观 四方耳听八方保护我,它就是披着狗皮的大天使。
狗突然停止了舔手的动作,然后我听到了父亲的声音。
“魏,”爸爸低声唤我,“在宜昌你做得很好。”他简单地评价说。
我一把抱住狗,把脑袋凑近它的嘴,想听得再清楚点。-但有一会儿,父亲没再说话。
我轻声地问狗,“爸爸还在吗?”
没有回音。
“难道在这一路上他不是一直陪伴着我吗?”我咕哝着,对不能随时地跟父亲联系而感到失望。可能的话,我甚至还想见他一面呢!-记得哈利·波特通过不寻常的魔法见到了死去的父母并跟他们说话,小说电影中的情节偶尔也可以变成现实吧?
“爸爸会在最适合的时候跟你说话。”父亲的声音又突然地响起,“而其他的时候,你就要自行面对各种突发事件,自己思考问题,毕竟你的路还是要你本人来走的。”
“那如果某一刻我碰到危险而需要你帮助的时候,该怎么找你?”我突然变得软弱起来。
“那样的时候,我就会主动地来找你。”父亲斩钉截铁地说。
“那有一天,我可以见到你吗?”我沉默了一会儿后问。
父亲咳嗽了一声,然后笑起来,似乎觉得我的话很孩子气。但他很快安静下来,认真地想着这个问题。
“不知道。”他老老实实地说,并不顾及我眼中的失望,“但是,爸爸时时刻刻都在看着你。-你在宜昌为那男孩做的事我都看在眼里,为你感到骄傲!”他补充道,声音里充满了感情,如同在从前每当我取得一点成绩时他赞扬的语气。
“谢谢。”父亲的赞扬更重要的是他说他时刻都在看着我不禁让我腼腆起来,甚至还有一丝紧张。一个二十九岁的女儿很多时刻大约还是宁可不要父亲看到的。
“不用担心。”父亲马上看穿了我心思,“我所在的这个世界,一切都高度抽象化了。我们看事物的眼光与你们不一样,我们存在于九维的空间,感受到的一切既精细又强烈,超出人世间好几倍。”
我似懂非懂,不知如何应对。然后我有了一个问题:“爸爸,你是变成了一条狗,还是说你的灵魂附到了狗身上?”
可能是觉得我这个问题太好笑( funny ),爸爸几乎是要爆发出大笑( burst into big laugh )。但为了不让坐在我周围的旅客起疑,他强行克制住,只是闷闷地笑了几声,然后低声说:“算是我的灵魂附到了狗身上吧,但我与它的关系也不是固定的像那些 日本人韩国人开的便利店那样24/7。我的一部分时间还是在四处东飘西荡地,一部分时间则是在这条叫露风禅的狗身上。不过,只有当周围没有人或有人但听不 到我的说话声时我才能跟你说话,我们不需要招惹不必要的麻烦,是吗?”
Читать дальше